姜坝风物录:卫东地名考
2018-02-13 20:02:06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前不久,在香港看见“尖沙咀”这样的地名,原名尖山头,这让我想起了家乡的地名中,“咀”和“头”这两个字很常见。

 

比如东咀、西咀、长咀、短咀,比如蛇山头。

 

这几年,行走在路上,不同的风景,总是能找到熟悉的角落。无论是名山大川还是都市闹区,看得多了,反而尝不出特别的味道。

 

倒是家乡的地名,让我想起了很多的趣味。

 

比如有个地方叫卫东,老百姓口口相称地叫“卫刘”。以前并没有觉得卫东村有什么不同,后来看《姜坝村志》(2017年版)发现,1967年因文化大革命期刘少奇被打倒,“卫刘大队”有保卫刘少奇之嫌,于是“卫刘大队”被迫改名“卫东大队”,意为“保卫毛泽东”。

 

2017年春节返乡,又听村里人郑月龙说,“卫东大有来历,以前可是驻军的地方。”

 

卫所制度是明代最主要的军事制度。卫所制度吸取了历史上的屯田经验,是一种寓兵于农、守屯结合的建军制度。明太祖曾深以创设这一军制为荣,他曾夸口说:“吾养兵百万,不费百姓一粒米。”

 

明代从京师到府州,都设立了卫、所。按照明制,5600名军人为一卫,1120人为一所,120人为一个百户所。自卫指挥使以下军官都是世袭的。卫所军队都有固定的戍所。卫所由朝廷根据各地的防卫、战略需要而设置,或数府一卫,或一府数卫,视各地战略地位之重要与否而定,固定驻屯戍守。

 

明代姜坝属安庆府管辖,安庆自古战略要地,扼守长江咽喉之地,设卫所在情理之中。黄仁宇先生在《明代的漕运》一书介绍,明代安庆是中国漕运造船业一个中心,运输漕粮的船只由安庆、苏州、九江等地船厂打造。

 

据生于1948年的周雷霆先生介绍:“卫刘,西北方向是海船(现名海全),东北是集上,排上都是当年长江沿岸的港口。”

 

大量的官军驻扎在此,不仅因为东昌具有适合练兵的广阔平坦地形,还因为其地处交通要道,便于派遣和征调,此外,安庆府作为南直隶上江地区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卫刘因其位于安庆南岸,便于拱卫。

 

“卫东还被称为卫上刘,海全往西北就是当年的雁汊,是个大码头,两边有东阳寺和西阳寺,两座大庙据说有几百僧人,这样大的港口驻军是正常的,一些军官在附近成家立业也是情理中事。”周雷霆先生补充说。

 

据《姜坝村志》记载,卫东村始祖,在明初从江西瓦屑坝迁至卫刘,刘家当时势力强,骑马插标。该村落至今已有500年左右历史。据传,刘村祖上是保卫漕运的官员,旧时长江南岸在八都山,最大的渡口叫雁汊,位于庚口塘后面,东面有海船(后来谐言叫海钳)、排上、集上都在卫刘北面,刘姓祖上是保卫沿江运输的武官,定居当地,故名卫刘。

 

按理说,军籍来源复杂,应该姓氏较多,为何卫东是聚族而居的村落?

 

明朝卫所军籍属于都督府,民籍属于户部。卫所军士不受普通行政官吏的管辖,在身份、法律和经济地位上都与民不同,军和民截然分开。民户有一丁被军,他家便永远充军,住在被指定的卫所。所以,卫所不与驻地百姓通婚,在军籍内部通婚。

 

在卫军士除本身为正军外,其子弟称为余丁或军余,将校的子弟称为舍人。壮丁死亡或老病,便由次丁或余丁替代。如果卫所军士一家已全部死亡,那就必须到原籍勾取族人顶丁。洪武二十一年,为了使卫所军有稳定的数额,开始编造军籍黄册,并规定同赋役黄册一样,每10年编订一次,以防军民户籍的紊乱,军籍世袭,民户一经签派为兵,就永远不能脱籍。军籍成为卫所军士世世代代的枷锁,军士无力挣脱,便以逃亡的方式进行反抗。从卫所制建立之初,逃亡现象即已存在。

 

有鉴于此,从宣德时期起,明廷每年派出清军御史,分道清理逃军。各卫所也纷纷派人到逃亡军士的原籍勾丁。

 

明中期以后,各地卫所官军大量逃亡,虽然卫所数量及建置方面已经没有太大的变化,但是实际存在的卫所官军人数与规定数额相差甚远,最终只要少数人留在卫所驻地繁衍生息,而驻地百姓害怕划入军籍,则不愿意与之通婚,因为经过五百年的沿袭,人口没有爆炸式增长,最终成为聚族而居的村落。

 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